发布时间:2025-10-15 17:10:45    次浏览
老娘舅的话股市仍然在自我整理的过程里,老娘舅觉得,这个阶段或许反而可以让大家重新静下心来重新审视选股这回事。怎么选股?好股票是怎么选出来的?老娘舅把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一篇文章节选了部分, 并加注了一些个人想法,发给大家看看——1交易成本是个关键没人能战胜市场,你能战胜的只有自己对于一个聪明而又循规蹈矩的选股人来说,市场是非常有效的,要战胜市场是相当困难的。从理论上说,每个人都不能战胜市场。我喜欢的模型是“普通股市场”这一概念的简化,就是赛马中的彩池投注系统,一个彩池投注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市场,每个人都进来投注,赔率则根据赌资变化。这显然是股市的运行模式。连傻子都可以看出,一匹体重较轻、有不错的赢率和占据有利位置的马比起那些比赛记录糟糕和体重超标的马来说,获胜的几率更大。但是看看赔率,前者为3:2,后者为100:1。运用帕斯卡和费马的数学理论统计一下,什么是最明智的投注方式仍不明朗。股价也像这样在变化,所以战胜系统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庄家在收集到的总赌资中抽取17%的佣金,这样你需要智取其他赌客,即从自己所有的赌资中抽取17%交给庄家,然后让剩下的钱活动起来。一个人能在数学基础上运用聪明才智成为赛马的赢家吗?才智可以带来一些优势,因为许多人对赌马一无所知,只是对着幸运的数字下注。所以,如果一个人参考各种参赛马的表现,同时精于数学且头脑灵活,在没有庄家收取摩擦成本(相当于股票交易的手续费和资本利得税等)的情况下,他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不幸的是,在许多情况下,一个聪明的、占有优势的赌客只是力求把一赛季的平均损失从17%降至10%。无论如何,很少有人在支付了17%的费用后还能赢得比赛。年轻时我是一个扑克手,那时还有一个同伴,他什么事都不做,只赌轻驾车赛马(harness racing),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这个同伴所做的就是把轻驾车赛马当作自己的主要职业,但他只有在看到一些可实用的、价格偏离的赌注时才偶尔下注。这样,在支付了庄家的所有佣金后——我推测为17%左右——他的日子过得很殷实。你可能会说,这种例子并不常见。但是,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如果不是因为这17%的高额佣金,许多人都有获胜的机会。它是有效的,但又不是完全有效,辅以足够的精明和激情,一些人就会获得比别人更好的结果。股市同样如此,只是庄家的佣金要少得多。如果你拿走交易成本(买卖点差以及佣金等)、又不是过分活跃交易的话,你的交易成本是相当低的。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激情和足够的训练,一些精明的人是能获得超越普通人的收益的。这个并不容易做到,大部分人的投资结果都是差强人意。但一些人却很有天分,在交易成本较低的操作中,他们在选股方面可能会得到好于平均的结果。(老娘舅:注意,是”交易成本较低“)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具备了通晓万事万物的才能,但上天赐予那些孜孜不倦的人一项才能——他们在观察并寻找世界上错价的赌注,偶尔会发现一个。既然上天赐给他们这个良机,聪明的人就重金下注,但在其他时候却按兵不动。这是非常简单的概念。股市中,铁路板块表现颓废,但在其价格达到1/3账面价值时是一个买进的好机会。与之相反,IBM在其鼎盛时期应以6倍于账面价值的价格抛售。正如彩池投注系统一样,任何一个傻瓜都可以看出,IBM的商业前景好于铁路板块,但如果你把双方的价格用概率计算,在两者中择谁最划算,答案似乎变得有些迷离。作为挑选普通股的投资者,在试图战胜市场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即长期内如何能达到好于平均的结果?一个让许多人着迷的标准技法就是所谓的“板块轮动”。你在心中推测原油股超越零售商股的时间表等,然后满场转悠,往市场最热门的板块中钻,做出比别人更高明的决策。长此以往,可能你就跑在前头了。但我并不认识那些真正靠板块轮动致富的人,并不排除这个可能。只是我认识的那些有钱人——他们并不是靠这个发财的。老娘舅心得:市场是无法战胜的,你能战胜的只有自己——克制住频繁交易的欲望,克制所有会无谓地增加你交易成本的行为,克制你自以为更有优势的想法。交易成本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有所收获,而剩下的,主要看你能否抓住被市场错估的标的——一只股票或者一匹马。2低估值、好企业至少吃一样,最好兼得回顾一下,我们大量的钱都是从优秀的企业中赚到的。从长期说,一只股票的回报率跟企业的发展环环相扣,如果一家企业40年来的盈利一直为它资本的6%,那么在长期持有40年后,你的收益与6%没有什么区别——即使你当初买的时候捡到的是一个便宜货。如果该企业在二三十年间盈利为资本的18%,即使当初出价较高,回报却更让人满意。所以其中的诀窍就是进军业绩更好的企业。究竟如何实施呢?一种方法就是我所谓的“在他们成长的时候就慧眼识珠”,瞄准后进入。但因为竞争因素,“在他们壮大的时候找到他们”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对我们来说,谁是下一个可口可乐?我也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难。如果你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后又碰巧遇到了一位能干的管理人,这是难得的大好事。但一般说来,对企业的质量投注结果将好于对管理质量的投注。换句话说,如果两者只能选其一,那就对企业的潜力投注而非对管理人的才智。有些非常时刻,你发现管理人卓尔不群,光芒四射,甚至愿意追随他进入一家看似普通无华的企业。既然大家都知道投资优秀的企业是可行的方法,有时就会步入极端。在“漂亮50”的年代,每个人对优异企业都如数家珍,因此这些企业的市盈率就开始向50、60甚至70倍的方向发展。随着IBM衰落,其他企业也相继落马。过高的价格导致出现严重的投资灾难,所以你必须时刻警惕这些危险。风险时刻存在,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和轻而易举的事。但如果你能找到估价公平而又出色的企业,瞄准时机后买进并等待,这种操作将卓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个人投资者。老娘舅心得:要投资好企业,但又不能太过跟风,靠自己独立判断估价的公平程度,而不是听满大街的人忽悠。3好股票的几个标准及案例从你的日常起居吃喝里找到投资机会在股市投资增长模型中还有一个分支:你可能在生活中发现了几家这样的企业,只要管理人提高价格,就能大幅提高回报——但他们并没这么做,因此他们拥有重新定价的能力。迪士尼这样做了。带着孙子去迪士尼是非常独特的体验,虽然你只是偶尔为之,但许多美国人喜欢去迪士尼。当迪士尼发现了可以大幅提价的机会,他们立马就采取了行动。如果发现一些公司价格被低估,你就遇到了几个获利的好机会。有一些公司定价低于大众所能承受的标准,如果你洞悉这些,就像在大街上捡到钱——前提是你对自己的想法要有勇气。我们买进的两家报纸中的一家——《华盛顿邮报》——当时以其20%的价值买进。是遵照本?格雷厄姆的经典方式,在价格达到其价值1/5时购入——当时的背景是,这家报纸既有一场比赛中的顶级高手,同时又具备诚实和聪明的管理。投资的回报是当初我们成本的50倍,要是换作旁人,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有生之年能获得像1973年和1974年《华盛顿邮报》这么丰厚的投资回报。我还想说说另一个模型。吉列和可口可乐一些项目价格偏低,同时全球的营销优势明显。拿吉列来说,他们一直在新科技的领域中“冲浪”,当然,相对于复杂的微芯片标准来说,他们的科技相对简单。但在对手的眼中,它的地位高高在上,难以匹敌。吉列一直在剃须刀的改进方面遥遥领先,在许多国家中,它的市场份额占了90%多。老娘舅心得:芒格一直都在讲,要么选被低估的,要么选本身就优秀的,最好的是既优秀又被低估的。不知道怎么选好公司的人,可以炒低估股票,但如果发现了低估值的好公司,就不要轻易错过,同时,要及时关注上市公司公告里管理人的变动。老娘舅以往文章推荐:黄金黄金我爱你实战攻略:黄金基金的4种买法| 都说今天黄金赚大了,你知道别人买的都是什么黄金吗?老娘舅戏说理财怎样教你的仇人理财?| 家庭理财的30个真相——别笑,都是真的| 理财与减肥的20个共同之处| 50条理财负能量,看完就没什么能打击你了更多精彩内容,仍在整理和写作之中,敬请期待!长按以下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理财老娘舅”